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苏州院区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41例抗菌药物相关ADRs报告,统计和分析ADRs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与处置结局,以及相关抗菌药物的种类、剂型和给药方式。结果:141例ADRs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87例vs 54例),年龄上则以>30~40岁(43例,占30.50%)和>60岁(31例,占21.99%)居多;141例ADRs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80例,占56.74%)和胃肠系统(23例,占16.31%);经过处置,141例ADRs患者全部好转(50例,占35.46%)或痊愈(91例,占64.54%);141例ADRs所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有喹诺酮类(49例,占34.75%)、头孢菌素类(35例,占24.82%)、青霉素类(28例,占19.86%)和大环内酯类(16例,占11.35%),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87例,占61.70%)、片剂(27例,占19.15%)和粉针剂(21例,占14.89%),故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给药(108例,占76.60%)。结论:医院上报的ADRs主要涉及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其主要发生在静脉给药时,此外ADRs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和胃肠系统,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对重点品种及其所致的主要ADRs加强监测,以便快速处置,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