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方法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采集24例再障患儿和11例对照儿童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计数分析骨髓MSC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骨髓MSC体外对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采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骨髓MSC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骨髓MSC分泌的TGF-β1和HGF的浓度。结果(1)再障患儿骨髓MSC呈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CFU-F)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5);(2)再障患儿骨髓MSC免疫抑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1);(3)再障患儿骨髓MSC细胞内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1);H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4)再障患儿骨髓MSC培养上清中TGF-β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再障患儿骨髓MSC培养上清中HGF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结论再障患儿骨髓MSC的免疫抑制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再障患儿骨髓MSC增殖能力减低、细胞表达和分泌TGF-β1、HGF减少有关。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