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研究

作者:何乌云嘎; 王秀兰*; 阿润; 荷叶; 莫日根; 永强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8(04): 366-378.
DOI:10.14045/j.cnki.15-1220.2023.04.013

摘要

目的:通过蒙药手参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长期毒性试验,观察手参对大鼠长期给药产生的累积毒性反应和严重程度,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延迟性毒性反应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手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每天采用灌胃和含药饲料喂养法,连续给药3个月,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及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测定体重变化、给药45 d、90 d和停药15 d后每组各处死10只,测定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主要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综合评估蒙药手参的长期毒性。结果:实验期间各给药组的动物未见死亡,眼、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尿液及粪便性状未见异常,自主活动及步态正常;体重和摄食量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中期,手参中、高剂量组的MPV显著升高;给药期结束时,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rea、TP显著降低。恢复期,MPV、Crea、TP等指标恢复正常,中剂量组CHO明显降低;各组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也均未见异常。结论:手参以临床用药量的10倍、20倍及30倍量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试验大鼠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脏器指数、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等指标未见明显毒性表现及后续毒性反应。可认为手参长期毒性不明显,临床用药安全。其中,恢复期中剂量组CHO降低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单位
    医药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