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质性代表观与描述性代表观的核心争议在于,政治代表是否必须是其所在社会结构的复刻?当这一争议从规范领域溢出到实证领域时,政治科学家发现,现实中的西式议会是由男性、富人、多数族裔等社会强势群体主导的,女性、穷人、少数族裔等社会弱势群体难以进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无论是国家比较层面的宏观制度分析,还是政治录用视角下的微观供需分析,既有研究都因过于静态而显得解释力不足。因此,文章运用博弈论这一理论工具,在原有的"供给—需求"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一个动态的博弈模型。该博弈模型指出,在与弱势群体相关的社会规范与制度的约束下,弱势群体潜在申请者与政党守门人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会落在弱势群体潜在申请者不申请、政党守门人对其歧视这一最坏的均衡点上。这从供需两侧主体的互动影响政治录用结果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弱势群体为何难以进入西式议会。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