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空间诗学”重视现象学的经验还原,“在空间(世界)中理解存在”。由此反观,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作为感知空间中“活的文化”,从语境设置、表现内容和地理空间等三方面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中。新秧歌审美情境中吃饱穿暖、活得体面等美好愿景的实现,感奋大众投身生产劳动、反抗现实压迫。大众革命化、审美化、日常化的“情感结构”在支撑和重塑中生成审美想象空间。艺术演绎成为生活形式,个体再生产由“自由自在”向“自为存在”转变,指向日常生活的改造。新秧歌运动空间表意实践的全过程考察,从微观的空间政治学的角度,提供了延安文艺的现代性理解的一种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