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不同配伍比例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溶出规律的研究

作者:刘秀琨; 陈颖; 冉棋; 赵卓卓; 李纳纳; 丁辉; 余河水; 李薇; 孟凡英; 宋新波*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8(05): 486-490.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比例芍药-甘草药对提取液的pH值、密度、出膏率和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探讨相关指标随芍药-甘草药对配伍变化规律,探究芍药-甘草药对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分别测定出膏率、pH值、密度;采用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B)-0.1%磷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0~8 min,14%~19%B;8~20 min,19%~28%B;20~25 min,28%~35%B;25~30 min,35%~45%B;30~40 min,45%~95%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芍药-甘草不同比例(1∶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1、1∶2、1∶3、1∶4、1∶6、1∶8、0∶1)提取液的密度和p H值与比例大小没有明显关系,密度变化范围为1.003±0.002,p H密度变化范围为4.94±0.11,出膏率变化范围为15.39±1.70。芍药-甘草不同比例组煎煮过程中,芍药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变化趋势相近。[结论]综合不同比例芍药-甘草药对提取液的p H值、密度、出膏率和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从化学成分层面上,选择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作为芍药-甘草药对的质量标志物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