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卵胎生是鱼类为适应特定环境进化出的一种生殖策略。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是典型的卵胎生鱼类,厘清其卵胎生特征是否在入侵云贵高原过程中发生适应性演化的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种群快速扩散机制。本研究用常规解剖观察法、称重法,针对滇池种群胚胎发育特点、干湿重变化及与母体营养联系问题开展研究。结果显示,滇池食蚊鱼胚胎发育过程依赖于卵黄营养供给,在产出前,卵黄仅微量残余,身体发育完善,基本保持了物种固有的卵胎生特点。胚胎湿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显著增加,但同时干重损失也十分明显(30.4%),营养指数(MI)为0.70,提示母体对胚胎没有受精后的特定营养供给,支持食蚊鱼是严格意义上的卵磷脂营养型(卵胎生)鱼类观点。其胚胎(仔鱼)出现小型化趋势,胚胎湿重、干重及初生体长等关键生态适应性性状明显低于已研究的其他低地种群,表现出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响应。这种响应是否有助于其向更高海拔的高原环境扩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