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老道家极看重"因循",主张在治国、治民等实际行动中积极顺应事物变化的客观形势,不失时机地贴近万物、因应万物,以实现把握万物的目标。君主治国要以"因循"为纲,如此才能顺应万变的形势而不失良机,国家才能治理有序。作为黄老学研究的经典文本,《黄帝四经》内含丰富的因循思想,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顺应天道、因循人情。其中,顺应天道是因循人情的最高根据,因循人情是顺应天道落实于人事的具体要求。顺应天道、因循人情这种二重结构是由"道——物"或"天道——人事"的二重结构决定的。顺应天道又具体表现在治理国家尤其是发动战争时要掌握适度和因时的原则以及通过审名定分、循名责实使人各安其位、各尽所长。因循人情建立在人性不完满、生而有"四害"的基础上,君主通过建立法度规范人事、遵从民俗以得民心等手段巩固执政基础。《黄帝四经》所暗含的这两条线索背后显示了先秦"天人合一"的思维逻辑,具体而言便是"以人合天",即通过效仿天道为人事提供指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