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膜下滴灌配置模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北疆地区棉花稳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膜下滴灌配置模式,分别为:1膜6管12行+窄行布管(N445处理)、1膜3管6行+偏置布管(W205处理)、1膜3管6行+偏置布管+宽行间作小茴香(WJ205处理)、1膜2管4行+窄行布管(N145处理)及1膜3管6行+窄行布管(CK),研究不同膜下滴灌配置模式对棉花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均表现为:N445处理> CK> W205处理>WJ205处理>N145处理。N445处理的最大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籽棉产量相比CK分别增加了5.52%、5.20%、13.61%、10.39%和8.86%,增收4 613.25元/hm2;相同膜宽条件下,偏置布管下(W205处理和WJ205处理)的最大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总干物质量、净光合速率和籽棉产量相比窄行布管(CK)平均降低了6.23%、8.03%、12.73%、3.82%和5.11%。【结论】增加膜宽和窄行布管可以促进棉花生长,提高光合能力,为棉花稳产、增收提供有利条件。在北疆棉区采用1膜6管12行+窄行布管模式是促进棉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