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黎; 何杰; 周夏飞; 余林; 李小燕; 李万成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5, 8(03): 313-316.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76例不可切除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和静脉化疗组,静脉化疗组给予常规静脉化疗方案,每月化疗1次,连续化疗3次。介入组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术联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在治疗前1周及第3次治疗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tion receptor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并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治疗后三种炎症因子明显降低,与术前及静脉化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有效率72.5%,静脉化疗组38.9%(χ2=8.713,P=0.003),TNF-α、CRP、PCT在治疗后介入组分别为(35.89±19.53)ng/L、(10.36±2.14)mg/L、(2.48±1.51)μg/L,静脉化疗分别为(39.54±17.32)ng/L、(10.31±2.54)mg/L、(2.64±0.94)μg/L。结论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NSCLC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 单位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