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尺度大娄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作者:姜栋栋; 马伟波*; 邹凤丽; 李海东; 张龙江; 刘桂建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12): 2713-2723.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0.11.10

摘要

乡镇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核算对于制定乡镇差异化发展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大娄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简称"大娄山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和2018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核算、地貌、地表粗糙度、空间统计等方法,研究了乡镇域ESV,并分析其地形效应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大娄山区ESV整体呈稳定且微弱增长趋势,由1 891.44×108元增至1 895.73×108元;有28个乡镇ESV呈下降趋势,其中22个分布在贵州省.(2)在大娄山区4种地貌类型中,以缓坡区域的ESV最高(2018年),为811.69×108元;而区域单位面积ESV由高到低依次为峡谷底(0.21×108元/km2)>山脊(0.07×108元/km2)>缓坡(0.06×108元/km2)>陡坡(0.01×108元/km2).(3)2000年和2018年大娄山区ESV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111和0.109,且P值均小于0.05,表明研究区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效应. 2000—2018年,乡镇尺度ESV变化主要有5个空间热点聚集区和2个冷点聚集区.研究显示,建议对大娄山区28个ESV下降的乡镇、ESV冷点聚集区所涉及的乡镇、Ⅲ级地表粗糙度和缓坡重叠区域应优先开展"三生"空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