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进教育新基建中“新资源”和传统资源的有效衔接和合理使用,事关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旨在问诊乡村教师数字教学资源使用行为,并基于比格斯3P教学模型,将数字教学资源区分为“新资源”和传统资源两个类型,重点分析了前提、过程和结果层面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乡村教师使用传统资源的频率较高,使用“新资源”的频率中等偏低,并在不同年龄和教学经验的乡村教师群体中都存在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与技能促进了两类数字教学资源的使用。环境条件促进了乡村教师使用“新资源”,但抑制了他们在实施数字化教学时对数字教学资源整体的使用意向。主观规范、知识与技能、传统资源的使用,都能提高数字教学资源使用意向。应当在学校层面实施“整体智治”策略,即把组织因素作为乡村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工作,注重教育新基建部署中的“智识”元素,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升数字教学资源供需匹配度;针对乡村教师实施“数字素养”提升策略,把“新资源”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整合起来;在资源层面重视“场景变革”,即用好“新资源”以突破乡村学校的办学空间,强化乡村教师对教育协作关系、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要素的理解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