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峻的长篇新作《父亲的1960》,讲述了“父亲”陈樟树与村民共度困难时期的乡村奋斗史。小说借鉴了百年来中国乡村书写的革命历史资源,对接了以土地伦理为代表的旧传统精神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其“建构性”的苦难叙事和基于“主体经验”的现实主义写作,在近些年革命叙事趋于淡化和乡土小说创作后继乏力的情形下,有着特别的意义。同时,也从艺术实践层面为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历史化”提供了可资反思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