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系统比较不同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在浅前房白内障患者中的准确性同行评议文献,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选择不同公式间平均绝对误差(MAE)的平均差(MD)作为观察指标,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 总计499眼。对6种IOL屈光度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 Ⅱ、Haigis、SRK/T、Hoffer Q、Holladay 1和Holladay 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的MAE低于Hoffer Q公式(MD:0.11 D;95%CI:0.05~0.17 D;P<0.001)、Haigis公式(MD:0.08 D;95%CI:0.03~0.13 D;P=0.002)和Holladay 2公式(MD:-0.06 D;95%CI:-0.11~-0.01 D;P=0.02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公式之间的配对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在预测浅前房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方面优于Hoffer Q公式、Haigis公式和Holladay 2公式。
-
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