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慢性咽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本草组鉴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检索半夏厚朴汤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和OMIM数据库获得GERD和慢性咽炎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筛选药物与两种疾病的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以展示其交互作用关系;通过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chr?dinger Suite对关键靶点和所有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潜在作用靶点与药物成分的结合能力,并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结果 共筛选半夏厚朴汤活性成分46个,得到药物靶点223个,共获得GERD疾病靶点2 170个,慢性咽炎疾病靶点402个,筛选得到疾病与药物共有靶点59个;其中核心靶点涉及IL-6、TNF、AKT1、IL-1β、VEGFA等;GO分析显示,共有靶点主要参与细胞群增殖的负调控、细胞转运的正向调控、炎症应答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共有靶点与癌症通路、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蛋白与大多数活性成分存在结合位点,其中槲皮素、(+)-儿茶素、刺槐苷B、黄芩苷、鞣花酸等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较为稳定,可推测为“异病同治”主要成分。结论 半夏厚朴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免疫等发挥对GERD和慢性咽炎的“异病同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