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理想的城市空间。北宋的开封,里坊制已不复存在,市肆商业不再限定在特定的市内,而是分布全城,与居住街坊混杂,沿街开店,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时高度成熟的手工业城市的繁华风貌——居住、衙署、市肆、码头和寺庙在空间上高度融合,尺幅之间即表达出极富烟火气息的城市社区"生活圈";同时,一切城市繁华图景皆流转于汴河两岸的丰茂树木与城郊区域之间,园林与风景自然地成为市民活动的重要载体。由《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游春盛况——"士庶阗塞诸门……四野皆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市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城市园林与郊野风景区域即是社区商业买卖、社交与文化游赏活动中不可忽视的空间场所。此类由宜人的城市尺度、开敞的郊野空间基底混合城市功能所构成的社区生活场景延续了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