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水泥分布类型对椎体强化术(PVP)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治疗,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98例患者。患者术后均复查相关影像学,根据影像学结果判定骨水泥在OVCF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按骨水泥分布类型,将患者分为均匀分布型组(A组)188例,致密型组(B组)110例。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终末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Cobb角度及强化椎体再骨折例数。结果 29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7.45±6.48)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水泥注射量、骨密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的VAS、ODI以及局部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终末随访时的VAS、ODI以及局部Cobb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强化椎体再骨折总例数为32例,再骨折总发生率达10.7%;再骨折分别为A组14例,B组18例,再骨折发生率分别为A组7.4%和B组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VP是目前临床上治疗OVCF有效的手段,在手术方式一样,且骨密度、注入骨水泥剂量无差异情况下,骨水泥在椎体骨折区域呈致密型分布可能是术后椎体再骨折及局部Cobb角改变的危险因素。
-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