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酸缓冲性能分异及其机理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作者:胡煜杰; 唐瑞杰; 杨安富; 赵彩悦; 胡玉麟; 董璐; 吴晓晨; 孟磊; 林天*; 伍延正*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3, 36(10): 2231-2244.
DOI:10.16213/j.cnki.scjas.2023.10.020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的主要类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对其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在3.17~27.70 mmol/kg,平均值为9.01 mmol/kg,供试土壤均对酸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容量(12.14 mmol/kg)显著高于林地、水田和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下,黄壤酸缓冲容量(17.13 mmol/kg)显著高于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和水稻土。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土壤酸缓冲容量与pH(H2O)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氢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土壤中稍易受酸害等级有1个,占3.0%;极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2个,占6.0%;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30个,占91.0%。【结论】海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旱地和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决定;水田土壤对酸的敏感性由有机质含量决定。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酸缓冲性能受比表面积影响最大;砖红壤和赤红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决定;燥红土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滨海风沙土由pH(H2O)决定;水稻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土壤酸性调节剂等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缓冲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