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家畜棘球蚴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昌都、那曲、拉萨、山南、林芝和阿里等7个地区(市)的63个县,按照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和城镇等不同生产类型人口所占的比例抽取行政村。从每个行政村抽取当地繁育、宰杀的羊(猪)10头或牛5头,检查肝、肺等脏器的包囊情况,记录动物齿龄。从每个行政村抽取20户家庭,进行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收集户主姓名、人口数、民族、养犬数量、养羊数量、养牛数量、年自宰家畜数量、自宰时间、饮水来源等信息。以家畜是否患棘球蚴病为因变量(Y),以地区(市)、家畜类型、齿龄、生产类型等为自变量(X)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家畜2 143头,其中牛995头,占46.43%;羊1 047头,占48.86%;猪101头,占4.71%。来自牧区834头,占38.92%;半农半牧区922头,占43.02%;农区362头,占16.89%;城镇25头,占1.17%。家畜棘球蚴感染检出率为13.21%(283/2 134),其中,羊、牛、猪的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8.24%(191/1 047)、9.15%(91/995)、0.99%(1/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3,P<0.01)。包囊多分布在肝脏(69.9%、178/283)。阿里地区家畜棘球蚴感染检出率最高,为28.82%(66/229);林芝市最低,为0.71%(1/140)(χ2=123.946,P<0.01)。不同齿龄家畜中,≥10齿龄的家畜棘球蚴感染检出率最高,为18.85%(33/175)(χ2=14.488,P<0.01)。不同生产类型家畜中,牧区家畜的棘球蚴感染检出率最高,为17.03%(142/834),城镇无家畜感染(χ2=26.316,P<0.01)。共调查7 334户家庭,家畜养殖率为91.7%(6 722/7 334),自宰率为72.1%(5 286/7 334),屠宰时间集中在11月份。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畜棘球蚴感染检出率与地区(市)、家畜类型、齿龄及所在的生产类型等因素有关。结论西藏自治区羊、牛的棘球蚴感染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家畜感染检出率。
-
单位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