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河水沙入海上层径流与底层海流作用形成的切变锋锋面拦阻,是河口拦门沙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黄河口拦门沙地形监测是监控这一动力机制作用变化结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2001年6月—2015年8月多测次黄河口拦门沙水下地形测验,明确了黄河调水调沙以来14 a间黄河口拦门沙464.08 km2海域淤积量为14.88亿t,占期间利津入海泥沙的75.6%;同期河长最大延伸8 km,造陆61.55 km2,年均4.40 km2;1 m等深线14 a间淤进面积为54.10 km2,年均3.86 km2,最大向外推进8 km;通过勾画4个阶段黄河口拦门沙海域冲淤演变特征,着重分析了河口拦门沙地形测验应改进的问题,最后形成了黄河口拦门沙地形测验站网优化设计。
-
单位黄河河口海岸科学研究所;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