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为其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其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IBD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改变等多因素所致。随着16S rRNA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及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计划的开展,人们对肠道微生物——"被遗忘的器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在IBD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重视。研究认为IBD患者中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精确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从而触发了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稳态成为治疗IBD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就IBD患者中存在的肠道菌群紊乱现象、其与IBD发病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