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磁共振成像在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癌中诊断肌层浸润的应用

作者:赵世明; 杨铁军*; 许春苗; 郭孝峰; 马永康; 陈学军; 李祥; 何朝宏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04): 701-704.
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20.04.020

摘要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膀胱癌中诊断肌层浸润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过TURBT两周后行3.0T MRI的膀胱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到病例55例。由具有10年以上阅片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协商诊断,通过MRI的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判定膀胱癌是否存在肌层浸润,并与全膀胱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估3.0T MRI诊断膀胱癌肌层浸润情况(≥T2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纳入的55例患者,平均年龄60.76岁(42~82岁),男性48例,女性7例。MRI检查前均接受过TURBT(其中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6例,外院39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和TURBT间隔时间均大于2周,所有患者均在MRI检查后1个月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且MRI检查后至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期间未行放疗或化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未见肿瘤残留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16例,其中13例分期为T1,3例分期为Ta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37例,其中19例分期为T2,14例分期为T3,4例分期为T4。放射诊断使用T2WI序列、DWI序列、T2WI+DWI序列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4.59%、83.78%、91.89%,特异度分别为66.67%、77.78%、72.22%,准确度分别为85.45%、81.82%、85.45%。结论:T2WI序列拥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有利于可疑病灶的发现及定位; DWI序列可以帮助医师区分膀胱癌和瘢痕纤维化; 3.0T MRI T2WI+DWI序列在接受过TURBT的膀胱癌中对诊断肌层浸润情况拥有较高的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