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高压氧治疗方案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layed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 followed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NS)的干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及DNS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症状、高压氧治疗方案等,排除急性期死亡和持续昏迷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NS把患者分成DNS组和治愈组,先单因素分析不同患者个人资料、临床特征、高压氧治疗方案等与DNS的关系;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高压氧治疗时间、频率及次数与DNS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69例患者,其中治愈组130例,DNS组3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与治愈组相比,DNS组年龄≥55岁、吸烟的比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P伴昏迷,治疗后意识恢复,但遗留认知障碍的患者更易出现DNS(P=0.017)。24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使DNS的风险明显降低(OR=0.14,P<0.01);24h内增加高压氧治疗次数(2次/d)也可显著降低DNS风险(OR=0.29,P=0.011);即使给予2次/d的高压氧治疗,但未在24h内进行,并不能降低DNS的风险(OR=0.06,P>0.05);急性期连续高压氧治疗>6 d也可降低DNS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P=0.024)。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24 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OR=0.22,95%CI:0.09~0.52);24 h内给予2次/d的高压氧治疗(OR=0.30,95%CI:0.10~0.87);早期连续治疗>6 d(OR=0.30,95%CI:0.10~0.87),可降低DNS的风险。结论 ACOP后24 h内及时给予1次/d,或2次/d的高压氧治疗;急性期连续高压氧治疗>6 d可降低DNS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