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利维斯和霍加特的比较,阐明文化研究跨/反学科传统的理论核心——从文本到语境的转向,尤其是该过程中读者从文本结构中的浮现。本文指出,利维斯认为"文学的批判性内省"是文学用作社会学、历史学证据的前提,而霍加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从人类学而非美学意义上重新定义"文化",以"社会阐释学"解释各种文化形式之于某一社会群体的历史意义;前者将文本"去历史化",将读者降级为文本的附属品,后者则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读者在意义建构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此外,作为一个案例,本文还将从祖母对D.H.劳伦斯的阅读分析工人阶级读者迥异于批评家的"非主流"阅读及其原因。
-
单位外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