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研究

作者:谢智博; 段晓健; 郭晋源; 徐瑾; 宋金华; 宋晶晶; 夏百成; 王慧玲; 崔爱利; 朱贞; 毛乃颖; 许文波; 张燕*
来源:病毒学报, 2021, 37(03): 554-560.
DOI: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3972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的一个重要病原,尤其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患者中RS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RSV预防控制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采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漯河市SARI住院病例的咽拭子,并收集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RSV A/B阳性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组1335例SARI病例,其中220例(16.48%)为RSV阳性,A和B亚型分别占64.55%和30.45%。RSV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1.36%),2岁以下婴幼儿占RSV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占55.37%)。RSV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次年1月,不同年份流行季可前后相差一个月。A、B亚型在不同月份可单独流行也可共流行。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2-8月SARI病例数较往年同期减少60%以上,RSV阳性率在2020年2-8月降低为0。与非RSV感染组相比,RSV更易感染2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更高(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本研究通过近3年SARI病例监测,揭示河南省漯河市RSV感染以冬春季常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控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由于限制性防控措施的干预,RSV感染大大降低。本研究将为RSV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预防性干预手段的使用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