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03例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乌鲁木齐)》,将其为轻度组(58例)、中度组(25例)和重度组(20例),记录其临床表现、扁桃体肿大分度、牙咬合、腺样体面容、睡眠结构与睡眠体位。结果 3组患儿睡眠不安率、打鼾率、喉头哽咽率、张口呼吸率、牙咬合情况及腺样体面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组患儿呼吸暂停率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组患儿扁桃体肿大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组患儿Ⅱ期、Ⅲ+Ⅳ期睡眠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度组、重度组患儿REM期、Ⅰ期睡眠占比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组患儿右侧卧位、俯卧位睡眠时间占比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左侧卧位睡眠时间占比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组患儿仰卧位睡眠时间占比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度组患儿仰卧位睡眠时间占比低于轻度组,俯卧位睡眠时间占比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睡眠结构及睡眠体位同样存在一定差异性,而扁桃体肿大分度、腺样体与牙咬合无法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