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于评估脾脏钝性创伤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高峰; 钱纪江*; 牛司华; 司徒明珠; 严佳梅; 沈睿炜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12): 2071-2074.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1691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脾脏钝性创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8月间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就诊的可疑脾脏顿性创伤的腹部外伤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通道增强螺旋CT(CE-MDCT)、超声造影(CEUS)和多普勒超声(US)检查,以CE-MDCT对脾脏钝性创伤的诊断作为金标准,将腹部外伤的患者分为脾脏创伤组(34例)和非脾脏创伤组(52例),比较不同脾脏创伤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评价CEUS定量分析和US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效能。结果脾脏创伤组患者的US定量值、AT、TTP和WT明显高于非脾脏创伤组,PI显著低于非脾脏创伤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CEUS中的AT、TTP、WT和PI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AUC显著高于US(均P<0.05),但AT、TTP、WT和PI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EUS各指标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最佳截点为AT≥8.187 s,TTP≥61.482 s,WT≥88.351 s,PI≥18.731 db,AT、TTP、WT和PI预测脾脏钝性创伤的诊断灵敏度均明显高于US。结论 CEUS定量分析在预测脾脏钝性创伤中有较高价值,其中AT≥8.187 s,TTP≥61.482 s,WT≥88.351 s,PI≥18.731 db可作为脾脏钝性创伤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