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例肝性脊髓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申力军; 马宇茗; 闫丽萍; 迟春生; 毕茜; 马雪梅; 楚金东; 吴立兵; 于晓莉; 李捍卫; 金波*; 辛绍杰*
来源:传染病信息, 2021, 34(04): 310-315.

摘要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 HM)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6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诊治的179例H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4∶1,年龄26~89岁(中位数51岁),病因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乙型肝炎肝硬化(64.8%),酒精性肝硬化(16.2%)及丙型肝炎肝硬化(8.9%)。所有患者均缓慢出现行走能力异常,HM-1级、2级、3级及4级患者分别为77例(43.0%)、44例(24.6%)、38例(21.2%)及20例(11.2%),HM分级与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呈弱正相关(r=0.147,P=0.049)。本研究纳入患者血氨(118.5±43.8)μmol/L,随着HM分级的升高,血氨水平> 150μmol/L患者的比例也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约70.9%患者发病前伴有显性肝性脑病;38.5%患者伴有门体静脉非常见侧支循环(uncommon portosystemic collateral circulation, UPCC)。出院时127例(71.0%)患者治疗无效,7例(3.9%)患者死亡。结论 HM好发于男性肝硬化患者,病因以病毒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为主;HM多伴有血氨升高、显性肝性脑病史及UPCC;目前HM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预后差。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