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6年,林芙美子到访北平,受到当时中国媒体关注。其间,她以文化交流姿态与钱稻孙、林徽因、徐芳等人交流。回国后,林芙美子就此次北平之旅发表了数篇文章,多处涉及对当时侵略战争的感悟。通过分析可知,此次北平之旅对中国女性文人既充满善意与羡慕又感到“威胁”的复杂心态,使其交流活动中言行虚实相伴。此外,强调所谓“亲善”职责是她参与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内在逻辑和书写策略。林芙美子的非战立场,这种立场并不等同于反战,而是通过非暴力的文化渗透为侵略战争助纣为虐的思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