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北半干旱区银川市大气PM2.5污染严重,其输送路径及潜在源不清楚,特别是在重污染天气期间。本文基于2015—2017年银川市PM2.5逐小时质量浓度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法、潜在来源贡献函数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研究银川市PM2.5的输送路径及潜在源。结果表明:2013—2018年大气PM2.5质量浓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6年PM2.5浓度年均值最高(54.25±20.91)μg/m3;在四季变化中,冬季PM2.5浓度最高(75.11±29.21)μg/m3,夏季最低(31.83±7.09)μg/m3。聚类分析表明西北方向气流是银川市四季PM2.5主要的输送路径,在春、秋和冬等三季PM2.5均为西北长距离输送路径;而在夏季,短距离输送气流是PM2.5主要的输送方式。PSCF与CWT分析表明冬季PM2.5潜在源区范围最大,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南走向的潜在贡献源区带,包括新疆中东部、青海省北部、河西走廊地区、内蒙古西南部、甘肃省南部以及宁夏西北部;春、秋两季PM2.5潜在源区主要位于新疆东部与甘肃省交界区域、甘肃省东南部、湖北北部、陕西西南部以及重庆北部;夏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小,主要集中在新疆东部与甘肃交界区域。在PM2.5重污染天气期间,其主要来源于西北方向气流,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与甘肃交界区域、内蒙古西南部与甘肃交界区域以及甘肃中南部地区。因此,在实施防风固沙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环境合作,实施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可以有效缓解银川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
-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地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