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究大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作者:潘洲娟; 彭春红*; 杨芊; 杨运
来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13): 13-17.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313004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大黄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哮喘的潜在靶点;将获得的大黄成分靶点与哮喘靶点输入到Venny2.1在线软件得到大黄治疗哮喘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3.9.1软件绘制“大黄-活性成分-靶点-哮喘”相互作用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1.5.6软件对大黄核心成分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收集到大黄有效活性成分16个,所对应基因靶点250个,哮喘基因靶点8 400个,大黄和哮喘共同靶点为171个。PPI结果显示,大黄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连环蛋白β1(CTNN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为治疗哮喘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5 274个生物过程(BP)、494种细胞成分(CC)、918种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25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结合能均较低。结论 大黄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哮喘,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体内外实验证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