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劳动力"空心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失能风险提高,农村"双困"(经济困难和自理困难)老年人逐年增加,迫切需要进行人口规模评估与照护成本测算,发挥政府兜底作用解决照护难题。文章基于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宏观数据,运用Markov模型,测算农村"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及长期照护成本。结果表明,2019—2051年,农村"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呈显著倒"U"性增长趋势,并于2031年达到峰值620.8万人。其中,重度失能老年人持续上涨,成为长期照护重点人群。成本方面,2019—2051年,国家贫困线标准下,农村"双困"老年人长期照护月均照护成本总额由34亿元增长到147.61亿元,增长了4.34倍。如果将标准扩大到1.5—2.5倍国家贫困线,比国家贫困线标准下分别增长32.27%、54.19%和65.40%。基于此,从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模式保障和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兜底保障机制,以期为实现十九大报告"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政策目标奠定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