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再通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CI的245例连续性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排除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后血压高于正常者27例,将218例患者按再灌注后血压情况分为两组,即低血压组102例和正常血压组116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低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低血压组中年龄在60岁以上、PCI前Killip分级≥2级、下壁或右室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病变血管为近段或完全闭塞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和IRA开通后TIMI血流≤1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分别为56.9%比37.9%,36.3%比22.4%,50.8%+13.6%比28.8%+1.6%,54.9%比18.1%,60.8%+87.3%比43.1%+66.4%,68.6%比54.3%和15.7%比7.8%),且低血压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明显增高(11.8%比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年龄≥60岁、Killip≥2级、下壁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P<0.05,OR>1)。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Killip分级≥2级、下壁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病变血管为近段或完全闭塞病变是AMI患者急诊PCI术中IRA再通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低血压的发生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死亡率。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