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非移植组和粪菌移植组,每组21例。非移植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粪菌移植组在非移植组基础上增加粪菌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Mayo)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粪菌移植组患者排便次数评分、便血评分、内镜检查评分、医师总体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22±0.43)、(1.18±0.32)、(1.12±0.32)、(1.16±0.42)、(4.89±1.02)分,均显著低于非移植组的(1.84±0.52)、(1.72±0.46)、(1.76±0.42)、(1.90±0.39)、(7.98±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粪菌移植组患者CMDI评分为(3.82±1.02)分,显著低于非移植组的(5.36±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粪菌移植组QOL评分为(88.89±8.01)分,显著高于非移植组的(75.23±5.6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菌移植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6/21),与非移植组的23.8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促进肠黏膜病灶修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
单位南通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