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PAR和PCE模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姜云星; 张向辉; 何佳; 王馨平; 胡云华; 马娇龙; 刘佳铭; 木拉提; 闫贻忠; 张景玉; 王奎; 宋艳鹏; 郭恒; 马儒林; 郭淑霞*
来源:中国卫生统计, 2022, 39(05): 728-732.

摘要

目的 对China-PAR(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在新疆农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其预测该人群5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发病风险的准确性,并将其与汇总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 PCE)进行比较。方法 本研究纳入3347名年龄在40~74岁之间,基线时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China-PAR和PCE计算个体5年ASCVD发病风险。模型再校准前后,分别通过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来评价其预测准确性。结果 3347名研究对象中,女性1839人(54.94%)。在5年的随访中,共发生286例ASCVD事件。China-PAR和PCE的区分度均较好(C统计量:0.727~0.738)。男性中,China-PAR和PCE的C统计量分别为0.727(95%CI:0.689~0.766)、0.727(95%CI:0.684~0.770);女性中分别为0.738(95%CI:0.703~0.773)、0.731(95%CI:0.696~0.766)。PCE和China-PAR均分别低估了女性5年70%和23%的ASCVD发病风险。China-PAR比较准确地预测了男性的ASCVD发病风险。模型的再校准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校准度。净效益分析表明,在5%的阈值风险下,PCE的临床价值要高于China-PAR。结论 相比于PCE,China-PAR更适用于该人群,应该建立专门针对该人群的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以更好地促进ASCVD的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