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Cu-Fe合金中纳米尺寸和微米尺寸的Fe相的变形行为及区别。方法:1.通过热处理在Cu-2.5%Fe-0.2%Cr合金中得到纳米级的Fe析出相,在Cu-6%Fe中得到微米级的Fe析出相;2.通过冷拉拔手段使铜合金从棒状逐步变形成线材;3.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组织,并用万能电子试验机测量抗拉强度,用标准四点法测量电阻率。结论:1.通过热处理在Cu-6%Fe合金中得到尺寸约50 nm的初生Fe颗粒,在Cu-2.5%Fe-0.2%Cr合金中得到尺寸约50 nm的次生Fe颗粒;2.初生Fe颗粒在冷拉拔过程中转变成丝带状纤维,Cu/Fe相界面密度随变形量增加而增加,从而使Cu-6%Fe合金的强度和电阻率都随之增大;3.次生Fe颗粒即使在η=6的时候也难以变形,保持着球形的形貌,同时高密度的位错环绕着Fe颗粒;Cu-2.5%Fe-0.2%Cr合金的强度随变形量增加而增大,遵循Orowan强化机制;Cu-2.5%Fe-0.2%Cr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保持不变,因为Cu/Fe相界面密度在冷拉拔过程中几乎不变;4.尺寸效应和Fe析出颗粒与Cu基体的非共格界面对Fe析出颗粒在冷拉拔过程中不变形起到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