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前骨增量手术中使用可吸收膜和不可吸收膜在牙槽骨再生方面的区别。方法在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的成人患者中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查选取下前牙区骨开窗骨开裂的错(牙合)畸形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一组在治疗过程中覆盖的生物膜材料选择可吸收膜(可吸收膜组),另外一组治疗过程中覆盖的生物膜材料选择不可吸收膜(不可吸收膜组),在充分告知知情同意下进行手术。通过CBCT测量术前及术后半年每颗下前牙唇舌侧牙槽嵴顶距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及唇舌侧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并由此计算术前及术后半年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增量变化的情况,使用t检验对比可吸收膜组与不可吸收膜组唇舌侧牙槽骨高度及厚度增量。结果可吸收膜组接受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后,唇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平均为(1.8±0.5)mm,舌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平均为(0.6±0.5)mm,唇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平均为(2.3±0.5)mm,舌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平均为(0.5±0.6)mm;不可吸收膜组接受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后,唇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平均为(2.1±0.5)mm,舌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平均为(0.7±0.6)mm,唇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平均为(2.4±0.6)mm,舌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平均为(0.4±0.5)mm。可吸收膜组唇侧牙槽骨高度增量与不可吸收膜组唇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0,P=0.03),舌侧牙槽骨高度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7,P=0.587),唇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4,P=0.596),舌侧牙槽骨厚度增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6,P=0.414)。结论术中使用不可吸收膜可以显著增加唇侧牙槽骨高度,但二次手术对患者接受度的影响仍有待研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