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乳头肌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思雨; 李京*; 韩佳琪; 陈红丽; 袁新壹; 彭爽; 刘雯; 刘晓嵩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 32(01): 6-8.

摘要

目的 观察右心室乳头肌(PM)的解剖学变异,为右房室瓣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外科治疗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例结构完整的成人心标本行右心室解剖,观察PM的形态、数量等变异情况。结果 PM的顶部变异可呈二分型或三分型,即PM的上端分别形成2个头或3个头,并与相应的腱索连接,本研究50例标本中呈二分型27例,呈三分型5例。PM的根部变异主要体现在根部由2条或3条肌束组成,本研究50例标本中14例具有2个根,1例具有3个根。前乳头肌的数量为1个45例,2个5例,其长度为(14.55±5.02)mm;后乳头肌的数量为1个25例,2个20例,3个5例,长度为(10.21±4.45)mm;隔侧乳头肌的数量为1个17例,2个4例,缺如29例,长度为(5.68±2.50)mm。结论 掌握PM的数量、形态等变异有助于医者深入理解右房室瓣的空间构筑,在影像学诊断和外科干预时可减少误诊,提高手术成功率。

  • 单位
    基础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