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术前碘伏冲洗阴道+术中碘伏及甲硝唑冲洗宫腔的效果。方法 90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消毒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抗生素+术前应用0.5%碘伏液冲洗阴道+术中用0.5%碘伏及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 B组采用抗生素+术中用0.5%碘伏及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 C组采用抗生素+术中用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比较三组术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A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分别为(37.15±0.23)℃、(10.13±0.51)×109/L、(15.61±1.18)mg/L, B组分别为(37.69±0.28)℃、(11.42±0.56)×109/L、(17.02±1.21)mg/L,C组分别为(38.42±0.62)℃、(12.61±0.59)×109/L、(18.72±1.29)mg/L;三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体温、WBC、CRP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且B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10.00%、13.3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产妇,选择抗生素+术前应用0.5%碘伏液冲洗阴道+术中用0.5%碘伏及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宫腔的方法可更有效控制术后产妇体温水平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对术后感染的发生有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