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膳食模式调查

作者:王虹; 姜舒莹; 郭秀花; 宋玉珍; 陶立新; 吴立娟; 段佳丽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09): 1329-1331.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8.09.014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膳食模式,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抽取小学、初中共30所学校,学生经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网络膳食调查。采用简化的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膳食摄入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膳食因子分析确定了3种膳食模式(特征根>1的因子共有3个,累积贡献率为42.06%):模式1以鱼、肉、蛋、奶、蔬菜、水果类为主要食物,代表"副食型"膳食模式;模式2以米面类、谷薯类、豆类为主要食物,代表"主食型"膳食模式;模式3以速食、零食为主要食物,代表"不健康饮食型"膳食模式。超重肥胖组学生的膳食模式与非超重肥胖组学生有区别,超重肥胖组学生的零食摄入高于非超重肥胖组学生(t=2.13,P=0.03)。结论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有"副食型""主食型"和"不健康饮食型"3种膳食模式。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学生的膳食摄入有差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