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与术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1年2月—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516例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和围术期动态心电图全部窦性心博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指标资料。男380例, 女136例, 年龄(62.97±8.36)岁, 年龄范围为35~80岁, 根据OPCABG术后患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140)与非心房颤动组(n=376)。根据心率变异性SDNN下降的严重程度, 分析自主神经功能下降程度和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关系。结果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Killip分级、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心肌梗死次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29例患者SDNN>100 ms, 95%CI:60.43~103.49;术后5例患者SDNN>100 ms, 95%CI:43.68~72.34,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共511例患者SDNN低于正常值,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其分为术后心房颤动组(n=137)及窦性心律组(n=374)。术后心房颤动组术后SDNN值[(60.71±13.48)ms]与窦性心律组术后SDNN值[(56.33±13.22)ms]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SDNN的范围, 分为SDNN中度下降组(50~100 ms)与SDNN重度下降组(<50 ms)。中度下降组心房颤动发生率[29.5%(105/356)]高于重度下降组心房颤动发生率[20.6%(32/1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 OPCABG术后患者早期自主神经功能下降, 自主神经功能下降和房颤发生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SDNN中度下降时下术后心房颤动更容易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