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双侧气胸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许邦礼; 刘大鹏; 金娟; 李朝晖; 周炎娟; 李蕊; 王颖源; 王彩君; 康文清
来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 31(11): 1503-1506.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双侧气胸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诊断的87例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双侧气胸患儿为观察组,64例单侧气胸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双侧气胸的高危因素及特征。结果本研究观察组死亡10例(43.48%),对照组死亡5例(7.8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胸腔闭式引流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χ2值分别为5.308、4.147、9.824、15.084,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妇腰椎麻醉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病率高(χ2值分别为4.107、4.446、5.554,均P<0.05),且两组患儿5分钟Apgar评分≤7、面罩球囊正压通气、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190、9.203、4.896,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分钟Apgar评分≤7、接受面罩球囊正压通气为其独立高危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43(1.443~3.857)、1.623(1.182~2.798),均P<0.05。结论 5分钟Apgar评分≤7、接受面罩球囊正压通气与新生儿双侧气胸发病相关,若临床规避高危因素,并熟练面罩球囊正压通气等,可减少新生儿双侧气胸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 单位
    郑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