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PACAP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作者:韩栩珂; 邱现良; 朱婵; 陈一丁; 陈慧臻; 龙聪; 陈秋*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 24(12): 4751-4759.
DOI:10.11842/wst.20211017004

摘要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参与血管扩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胃酸的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PACAP与糖尿病的病因学关系及在调控DNB功能方面的特殊作用尚未完全阐明。而针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是补充与替代医学长久以来的热点方向。因此,本文进行综述后提出针灸治疗DNB的始动环节可能是对PACAP表达的调控,推测PACAP、PKA和肌球蛋白系统(MLCK、MYPT1、MLC等)之间可以形成信号传导通路:PACAP→AC→cAMP→PKA→MLCK/MYPT1→MLC,从而调控逼尿肌收缩过程,最终改善膀胱功能。目前针刺治疗DNB尚无PACAP信号途径与肌球蛋白系统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科学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