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验证植入式电刺激系统对于神经生长、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方法]选取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建立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左侧为实验侧,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模型成功建立2周后,于原神经外膜标记损伤缝线的近端与远端肌肉组织埋入电极,以磁力棒控制电刺激器的启动,对动物实施每日8 h的间歇电刺激。术后2、4周,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改变情况,检测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测定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于术后2、4周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行组织学检测。取脊髓组织,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手术侧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肌湿重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实验组HE染色肌纤维退行性改变较轻,对照组肌纤维细胞萎缩明显,间质可见炎性渗出,局部可见纤维化。实验组、对照组肌细胞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2、4周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电镜观察实验组神经轴突髓鞘结构正常;对照组神经均有髓鞘松弛、弯曲,髓鞘中间可见变性。RT-PCR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β-actin、nNOS mRNA、NGF mRNA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2、4周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合适的刺激参数下,植入式电刺激系统有利于促进兔急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再生。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