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乌珠穆沁旗西南部色尔崩岩体和努和亭沙拉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255. 3±1. 4 Ma和254. 4±3. 4 Ma,是晚二叠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花岗岩属于钙碱系列,富钠贫钾,具有高Sr(Sr≥741×10-6)低Y、Yb及高Sr/Y的特点,轻重稀土分异显著(10. 25<(La/Yb)N<22. 51),弱的正Eu异常(1. 06 <δEu <1. 4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与典型的高锶低钇中酸性岩(adakite,亦有人译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浆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8. 1~+13. 3)和年轻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2DM约为430~760 Ma),高Mg#(55~59),表明岩浆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相互作用,暗示这种高锶低钇型花岗岩的形成与俯冲板片在深部发生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还未完全闭合,研究区内高锶低钇型花岗岩形成于古亚洲洋持续向北俯冲且俯冲洋壳断离并发生部分熔融构造背景下。
-
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