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植被定量重建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在吉林省集安市附近的鸭绿江谷地的泥炭剖面中,获取了厚度为2.5 m的泥炭样品,采用植硅体分析和测年方法,定量重建了该地5 000 a以来的植被变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5 000 a以来,鸭绿江谷地的泥炭地的植被变化可以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4 960~4 060 cal. a BP,草本植物由禾本科(Poaceae)的画眉草亚科(Eragrostoideae)、虎尾草亚科(Chloridoideae)、早熟禾亚科(Pooideae)、黍亚科(Panicoid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物种组成,草本植物数量较少,有木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出现,植硅体-林草指数值逐渐增大,植物盖度较小,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第二时期,4 060~3 470 cal. a BP,草本植物主要为早熟禾亚科和虎尾草亚科植物盖度,草本植物数量少于上一时期,有木本植物出现,蕨类植物有所增加,植硅体-林草指数值较大,植物盖度集中变化在70%~80%之间,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低于上一时期;第三时期,3 470~2 700 cal. a BP,草本植物主要为黍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物种,草本植物数量增加,达到泥炭剖面的最大值,木本植物有所增加,依旧有蕨类植物出现,植硅体-林草指数值减小,植物盖度增大,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与上一时期相近;第四阶段,2 700~590 cal. a BP,草本植物主要由早熟禾亚科、画眉草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物种组成,草本植物数量比上一时期少,木本植物有所增加,蕨类植物减少,植硅体-林草指数值较为稳定,植物盖度较大且趋势稳定,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4个时期古植被的组成无显著差异,植硅体-林草指数值波动变化,最后趋于稳定,植物盖度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波动提高。5 000 a以来,集安鸭绿江谷地泥炭地的植被变化趋势与东亚季风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东亚夏季风环流是控制集安地区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植被变化也受到了冰筏碎屑(ice-rafted detritus,IRD)事件的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