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较多地讲"以位言",尤其是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中的"小人"解为"识量之浅狭"者而非无德之人。但是,对于"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朱熹仍以"以德言"加以解读,把"小人儒"解为以儒学之名欺人的无德小人;与此不同,陆九渊并不以君子小人的对立进行解读,而是把"小人儒"解为与"硁硁然小人哉"中的"小人"一样,是"学不至道",而非无德之人。尤其是,陆九渊的解读为后来阳明学派所推崇,为清中期之后的《论语》解读所接受,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