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影开展儿童社会教育曾是近代天津知识界流行的理念,这种理想导源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界对大众文化社会教育功能的发现与挖掘,也与启蒙知识分子儿童教育思想的转变息息相关。然而,这一理想在现实中困难重重,人们既无法合理规范儿童的观影行为,也无法有效评估和控制儿童的观影效果。为了走出困境,天津知识界不断调适,并提出制作儿童电影的设想。然而,这种设想不仅面临现实障碍,也存在理论缺陷,最终未能成为儿童电影社会教育起弊振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