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暴问题在媒体的日益报道下逐渐从私人领域走进公共领域,但家暴议题在媒介建构中却呈现一定程度的“两性失衡”,这种失衡反映了父权社会的性别不平等,也揭示了媒体机构性别意识再生产的内在逻辑。目前,家暴议题报道多停留于表面,未能引发大众对于性别平等的深入思考与长远追求。在报道家暴议题时,应加入男性性别气质视角,意识到主流社会鼓励的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可能使男性受害者成为弱者中的弱者;警惕放大家暴议题中的“两性冲突”属性,以免损耗女性权益并加剧性别间的紧张感。
- 单位
家暴问题在媒体的日益报道下逐渐从私人领域走进公共领域,但家暴议题在媒介建构中却呈现一定程度的“两性失衡”,这种失衡反映了父权社会的性别不平等,也揭示了媒体机构性别意识再生产的内在逻辑。目前,家暴议题报道多停留于表面,未能引发大众对于性别平等的深入思考与长远追求。在报道家暴议题时,应加入男性性别气质视角,意识到主流社会鼓励的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可能使男性受害者成为弱者中的弱者;警惕放大家暴议题中的“两性冲突”属性,以免损耗女性权益并加剧性别间的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