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机(伪)氯胺存在会导致自来水厂出水及管网水中实际消毒剂余量被高估,从而带来水质生物安全风险。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有机物在氯(胺)化消毒过程中有机(伪)氯胺生成变化特性,探索了出厂水和管网水中有机氯胺的存在规律。研究发现,氯化消毒较氯胺消毒更容易产生有机(伪)氯胺;藻源有机物有机氯胺的产生量远高于腐殖质和富里酸,其在氯化过程中单位DOC的生成量可达0.27mg Cl2/L,且生成的有机氯胺占总氯百分比近80%;有机(伪)氯胺中氧化灭菌效能最差的一部分被定义为"无效氯胺",广泛存在于实际出厂水和管网水中,呈现夏秋季节明显较高,同时其浓度和所占比例随输水距离和停留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末梢水中最高可占总氯浓度70%以上,致使供水管网末梢水存在有效消毒剂余量不足的潜在风险。
-
单位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